当前位置: 首 页 > 新闻中心 > 花灯文化

周村花灯会必看的五个理由

2020-06-08

周村花灯会必看的五个理由:

1、周村花灯历史悠久

周村元宵挂灯有悠久历史,与周村丝绸有关。早在春秋战国周村就有挂灯的习俗,那时周村叫於陵邑,当地百姓都养蚕,织绸子,丝绸是齐国最流通的商品之一。相传,养蚕、制丝、织绸是黄帝夫人嫘祖教授的,人们称她为天后娘娘,周村有"天后宫""娘娘庙",传说天后是正月十六寿诞,人们起早包饺子、放鞭炮,日出前在河里把蚕帘子洗刷干净,蚕的成活率高,在河里刷比在家里刷方便,于是周村沿河两岸十五夜间出现了两行长长弯弯曲曲的灯笼,逐步形成了正月十五闹社火,挂灯,十六日是高潮。周村民间挂花灯的习俗自唐宋时期就已经盛行,尤其是周村开埠后的上世纪初至三十年代,周村的春节文化活动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。

2、周村花灯会给您带来财运

蒲松龄在《聊斋志异》中曾有这样的描述:“康熙乙亥间,周村商贾云集,趁虚者,车马辐辏”。周村自古商业发达,晋商徽商云集周村,周村也是八大祥的发祥地,北京、山西、陕西、江南等客商拥入周村,每到春节周村各街道、各商号纷纷挂灯。在当时周村街上有“ 上不见天,下不见地”的说法,意思是 谁家的花灯挂的越多、越高,门前的鞭炮纸越厚,谁家的生意就越红火,各方商贾互相攀比之下, 每家的花灯都选用周村当地织造的上等丝绸精心制作,规模也越来越大。而且,南北各地商人争奇斗艳,让周村花灯的灯式风采各异,别具特色。时至今日,周村的花灯依然寄托着街上商户财源滚滚的美好愿景。花灯哪里都有,唯独周村的能给您带来财运,岂有不看之理?

3、周村花灯会让您升官进爵

从明朝开始,周村东有刘国老,西有刑部尚书李化熙,清初周村城内又有武状元王应统……1775年,乾隆皇帝南巡,听闻周村花灯名闻天下,特意来到周村观灯。郑陶庵先生的散文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1930年周村民俗活动的盛况,“花丝葛颜色鲜艳,花样繁多,灯光一照,好像进入珠宝仓库,到处闪闪烁烁,使你眼花缭乱,不敢正视,又如霞光万道,莫知西东”……乾隆御笔,已经让周村花灯自带皇家气质,本次周村自贡灯会灯王“葫芦”寓福禄,增福又进禄,逛灯会,粘贵气,来年升官又进爵,何乐不为?

4、周村花灯会让您福寿双全

周村花灯会位于周村古商城景区,周村古商城特色在一个“商”字,作为“儒商故里,丝路之源”的周村,商业经济起源于寺庙经济,而寺庙经济就形成于千佛寺庙群四周。因为每年一次的庙会和五天一次的集日,寺庙周围大街一带逐渐形成固定市场,这里到现在都是是“周村集”最繁华的地段。来到人杰地灵的周村逛灯会,体验民俗,千佛寺撞晨钟祈福,三星庙拜太岁、迎福禄寿星……你逛一次周村花灯会,福星寿星常相伴~

5、周村灯会让您穿越百年感受灯火璀璨

全国各地灯会众多,唯独与周村古商城结合在一起的灯会尤其特别。

因为这里是是江北罕见、山东独有的明清古建筑群,被著名的古建筑学专家阮仪三教授誉为“中国活着的古商业街市建筑博物馆群”;因为这里有儒商文化、宗教文化、饮食文化、建筑文化、民俗文化、丝绸文化、陶瓷文化和票号文化等八大文化融入其中;因为这里闹中取静,春节 灯会期间,跨进这个灯会牌坊的那一刻, 万盏花灯映衬着百年古建,犹如穿越了百年,感受昔日的富庶繁华与灯火璀璨。

总而言之,言而总之,淄博花灯之周村花灯——必须打卡!

周村金凤凰花灯厂是一家专业的花灯设计、制作、展出、租赁公司。我们花灯厂设计的彩灯除了保持传统的工艺特色,内置光、外彩绘,还把现代科技中的声、LED光、电子控制、机械传动技术融入到彩灯中,使其能说会动,发出五颜六色的光,观赏性高,表现能力强,能充分地把地方文化、企业精神通过彩灯的形式向人们展示。十几年来我们展出的足迹遍布山东省的各主要城市及山西、河北、天津等周边地区。无论您是搞灯会还是灯光秀都可与我们联系!

周村花灯


标签

最近浏览:

联系我们

咨询电话: 13506436640

联系地址: 山东省淄博市309国道周村至王村路段469公里里程碑处向东三公里